在進行小型大腸直腸瘜肉的內視鏡切除時,切除的寬度與深度直接影響治癒率與殘留風險。熱圈切除術(Hot Snare Polypectomy, HSP)與冷圈切除術(Cold Snare Polypectomy, CSP)為常見技術,但兩者在切除範圍與深層組織取得上的表現有所不同。
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共納入52位病人,分別接受HSP(n=27)與CSP(n=25)治療。結果顯示,CSP在術後立即黏膜缺損直徑明顯大於HSP(7.5 mm vs 5.1 mm,P < .001),但在術後第1天黏膜缺損面積有顯著縮小,反而HSP組出現傷口擴大現象(CSP縮小25%,HSP增加29%,P < .001)。在切除深度方面,兩組取得黏膜肌層(muscularis mucosa)的比例相近(CSP:92%;HSP:96%,P = 0.603),但取得黏膜下組織(submucosa)的比例,HSP 顯著高於 CSP(81% vs 24%,P < .001)。
整體而言,冷圈切除術雖然較少取得深層黏膜下組織,但其可達成足夠的切除深度與寬度,並伴隨傷口癒合表現佳,可能反映出更佳的安全性。此結果支持冷圈切除術 為小型大腸息肉切除中具備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的平衡選擇,尤其在避免熱損傷與術後併發症上具有潛在優勢。
參考資料
- Width and depth of resection for small colorectal polyps: hot versus cold snare polypectomy(2018).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, 87(4), 1095-1103.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