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瘜肉切除術後出血

一位65歲男性因為大量鮮血便至急診就醫,詢問病史得知他在一週前接受了大腸鏡檢查併瘜肉切除術。在當日緊急大腸鏡檢查中,醫師發現這位病患盲腸(右側大腸最深處, cecum)的兩個瘜肉切除後的傷口正在出血。醫師透過內視鏡使用止血夾關閉傷口後,順利完成止血。 瘜肉切除術後延遲性出血(Delayed post-polypectomy bleeding, DPPB)是治療性大腸鏡的潛在嚴重併發症,可能導致患者需要再次接受內視鏡治療,甚至住院。 與患者相關的出血危險因素包含:瘜肉大於1公分、外型有莖、特殊病理型態(juvenile polyp, Peutz-Jegher polyp)、位置(右側大腸出血風險較高,在盲腸處出血風險尤高)、病患年齡大於65 歲、心臟或腎臟功能不佳、服用各類抗血小板藥物或使用抗凝血藥物(Warfarin, DOACs, NSAIDs, Aspirin, Clopidogrel, heparin…) 與醫療處置相關的出血危險因素則包含:切除方式(使用圈刃進行冷切除較常發生立即性出血,熱切除後有較高的延遲性出血風險)、預防出血措施(使用止血夾)、藥物(術前是否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藥物,在什麼時機恢復使用藥物) 在過去十年,因為科技進步(用精密的金屬圈刃進行冷切除,先進的電燒機進行熱能切除的同時止血)、醫療人員訓練完善、並遵守更具證據力的抗血栓管理指引,各類文獻報導的瘜肉切除術後延遲性出血發生率已從2% 降至0.3-1.2%。 (醫療影像經患者本人同意後使用) 參考資料: Bendall, O., James, J., Pawlak, K. M., Ishaq, S., Tau, J. A., Suzuki, N., ... & Siau, K. (2021). Delayed bleeding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: identifying high-risk patients.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Gastroenterology , 477-492. Gutta, A., & Gromski, M. A. (2020).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post-polypectom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