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4的文章

治療幽門桿菌,使用含鉍鹽的四合一療法更有效

圖片
  2016年,台灣的研究團隊發表了本土的幽門桿菌治療研究成果。這項研究隨機分派了1620位成人,比較傳統三合一、不含鉍鹽的四合一療法、與含鉍鹽的四合一療法的療效差異。 三合一療法 (triple therapy): (lansoprazole 30 mg, amoxicillin 1 g, clarithromycin 500 mg) twice daily 共同療法 (concomitant therapy) : (lansoprazole 30 mg, amoxicillin 1 g, clarithromycin 500 mg, metronidazole 500 mg) twice daily 四合一療法 (quadruple therapy): (lansoprazole 30 mg twice daily,  bismuth tripotassium dicitrate  300 mg four times a day, tetracycline 500 mg four times a day, and metronidazole 500 mg three times a day) 研究結果顯示: (1) 10天的四合一療法幽門桿菌根除率(90·4%)顯著優於14天的三合一療法(83·7%)。 (2) 10天的共同療法其幽門桿菌根除率(85·9%),未明顯優於三合一療法(83·7%)。 (3) 四合一療法,因為鉍鹽副作用而停藥的發生率為10% (三合一療法為4%,共同療法為7%) 結論:接受10天四合一療法治療,幽門桿菌根除率顯著優於三合一治療。 圖片說明: T14=triple therapy for 14 days. C10=concomitant therapy for 10 days. BQ10=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 for 10 days. 參考資料: Concomitant, bismuth quadruple, and 14-day triple therapy in the first-lin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: a multicentre, open-label, randomised trial(2016).  Th...

檢測幽門桿菌感染

圖片
接受幽門桿菌的篩檢及治療的效益非常高:根除幽門桿菌可以降低罹患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效果。胃癌高危險族群接受常規篩檢,可減少醫療花費並促進健康。   在臺灣,胃癌造成女性平均 12.3 年和男性平均 9.3 年的預期壽命損失。胃癌病患從初診斷經治療到死亡,平均醫療費用為 50 萬元新台幣。根據國內文獻分析,一等親有胃癌病史的人,罹患胃癌的風險是沒有胃癌家族史族群的 2.35 倍。臺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,男性胃癌的發生率約為女性 2 倍。另外高齡族群也是胃癌的高危險群,55 至59 歲男性胃癌的發生率已經增加到每十萬人口 27.7 人。有鑑於此,消化內科專家們建議胃癌高風險族群接受幽門桿菌篩檢。高危險族群包括: 一等親屬有胃癌病史者、50 歲以上、居住於胃癌高發生率地區族群。 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感染幽門桿菌?目前幽門桿菌的非侵入性檢測方式包括: 1. 胃鏡檢查+快速尿素酶測試:準確性高於90%。採檢前需停用質子幫浦抑制劑至少 2 週,抗生素至少需停用 4 週,以免藥物影響準確度。 2. 胃鏡檢查+組織染色檢查:準確性高於 90%。以胃鏡切片夾取得胃部組織,經過固定與染色後以顯微鏡觀察組織學變化與有無幽門桿菌感染。 3. 碳 13 尿素吹氣法:準確性高於 95%,除診斷有無幽門桿菌感染外,亦可用於評估除菌後效果。採檢前需停用質子幫浦抑制劑至少 2 週,抗生素至少需停用 4 週,以免藥物影響準確度。 4. 糞便抗原檢測:準確性高於 90%。檢驗時間短,可以快速得知有無幽門桿菌感染。 5. 抽血檢驗抗體:如果抽血得知具有幽門桿菌抗體,表示曾經或持續有幽門桿菌感染,但因為無法區分是目前仍然帶菌還是因曾經感染過而產生的抗體,所以需要再以碳 13 尿素吹氣法或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測,確認陽性後,再給予幽門桿菌根除治療。 參考資料:台灣消化系醫學會胃幽門螺琁桿菌篩檢指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