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形的危機:高血壓
一位48歲男性因為頭痛頭暈就醫,在門診測量發現血壓明顯升高,收縮壓高達180mmHg。他告知:多年前曾被診斷高血壓並接受藥物治療,但後來工作忙碌就沒有再回診追蹤治療。林醫師仔細完成神經學檢查後告知:這次的頭痛極有可能是高血壓引起的症狀。開立治療高血壓的藥物,並叮囑他依照7-2-2原則測量血壓後回診追蹤。
#頭痛是高血壓的警訊
當血壓持續升高,可能導致頭痛、頭暈、視力模糊等症狀。當收縮壓超過180mmHg或舒張壓超過120mmHg時,這些症狀會更明顯。長期高血壓更造成血管硬化,增加心臟病、腦中風及腎臟損傷風險。
#7-2-2測量法與注意事項
國民健康署建議,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;高血壓患者更應該定期量測,掌握血壓狀況。關於測量方式,大家可以牢記「7-2-2」量血壓密碼。
「7」:連續測量,一週七天。
「2」:每天至少測量兩次血壓(早上起床後、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。
「2」:每次測量血壓時應量兩遍。
美國心臟病學會也在網站上清楚展示了診間血壓測量時常見的錯誤,諸如:測量前半小時吸菸或喝咖啡,測量時使用尺寸不合適的壓脈帶、穿著長袖衣物、交談、憋尿、姿勢不正確如翹腳或是手臂及背部懸空無支撐等,都會使測量的血壓數值失真。
#高血壓的管理與治療
體重過重、飲食攝取過多的鹽分與酒類、缺乏運動、內分泌異常都會導致高血壓。養成健康生活型態有助於維持正常血壓。
- 控制體重:維持健康體重。
- 調整飲食:採用低油、低糖、低鹽及高纖的飲食(三低一高飲食,每日鹽分攝取<5公克)。
- 適量運動: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。
- 戒菸戒酒:吸菸會加速動脈硬化、過量飲酒會導致肥胖及代謝症候群,不利於維持正常血壓。
- 減輕壓力:學習壓力管理技巧,
醫師會根據家庭血壓記錄(以7-2-2原則測量的血壓紀錄)以及調整作息後的改善情況,評估開立降血壓藥物。請務必按時服藥,不要因為症狀改善就自行停藥。
#定期追蹤
- 新診斷高血壓患者:建議每1-3個月回診一次,依照家庭血壓紀錄調整藥物。
- 穩定的高血壓患者:可延長至3-6個月回診一次,定期接受醫師檢查,並依照家庭血壓紀錄評估是否需調整藥物。
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。透過正確測量血壓、遵循醫囑服藥、調整生活型態,可以有效控制血壓,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並維持健康有品質的生活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