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狀腺結節
一位40歲女性,因為健檢時發現一個約0.7公分的甲狀腺結節至本院就醫。林醫師執行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結節不具典型惡性表現,抽血檢驗甲狀腺功能正常,於是建議她進行細針穿刺以確認細胞形態。檢查結果顯示為良性結節,因此叮囑她定期追蹤超音波檢查,並注意是否有症狀出現。
#甲狀腺結節
甲狀腺位於頸部喉結下方,呈蝴蝶狀,負責製造甲狀腺素調節身體機能;甲狀腺腺體內形成的腫塊就稱之為結節。根據統計在約20%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發現甲狀腺結節,以女性及年長者較多見。結節可分為實質性(細胞組成)、囊泡性(充滿液體),也有部分結節混合性的。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變化,只有5-10%屬於惡性病變(癌症)。
#甲狀腺結節有什麼症狀
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沒有症狀。通常是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。少部分結節可能出現以下症狀:
- 頸部可見或摸到腫塊
- 吞嚥困難感
- 呼吸不順
- 聲音沙啞
如果結節造成甲狀腺素分泌異常,就稱為功能性結節,患者可能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,如心悸、緊張、多汗、怕熱、手發抖、體重減輕、大便次數增加、月經異常、甚至合併凸眼。
#如何評估甲狀腺結節
發現甲狀腺結節後,醫師會進行評估:
1. 病史詢問:包括家族史(是否有甲狀腺疾病或癌症病史)、輻射暴露史等。
2. 身體檢查:檢查結節的大小、硬度、活動度等。
3. 功能檢查:抽血檢測甲狀腺素以及促甲狀腺素,評估甲狀腺機能。
4. 超音波檢查:以超音波評估結節的特徵(大小、邊界、內部回音、血流等)。
5.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:對可疑結節進行穿刺取樣,以判斷細胞形態。
#甲狀腺結節如何處理
- 無症狀的良性結節應每6-12個月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,若抽血發現甲狀腺功能異常應以藥物調整甲狀腺功能。較大的、已產生壓迫症狀的結節,應考慮手術治療。
- 惡性或可疑結節應接受手術治療(部分或全部甲狀腺切除),部分情況下還需要合併放射性碘治療。
甲狀腺結節雖然不少見,但大多數都是良性變化,只要接受適當的評估和追蹤即可。若發現頸部有異常腫塊或不適,請及早就醫接受完整評估。定期健康檢查也有助於及早發現並處理甲狀腺問題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