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25的文章

Tirzepatide( mounjaro, 猛健樂)

圖片
  在台灣,糖尿病族群人數達總人口數的11.1%,成年人族群中50.3%有體重過重以及肥胖問題。因爲糖尿病與肥胖衍生出的其他健康問題,是個人與醫療體系龐大負擔。 Tirzepatide( mounjaro, 猛健樂)是一種新型腸泌素藥物,是結合了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促進多肽(GIP)/和胰高血糖素樣肽-1(GLP-1)兩種受體促進劑的雙效腸泌素,能讓使用者有更好的體驗。GIP在健康人體內主導近2/3的腸泌素效應,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。相較於GLP-1,GIP更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,也較少有噁心嘔吐的副作用。GIP除了幫助人體調節胰島素分泌以外,還能優化脂肪消耗與儲存,近一步增加人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。此藥物於2023年獲得美國FDA核准用於成年人體重管理。台灣也在2024年申請新增用以治療肥胖合併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。 猛健樂在臨床研究中有很出色的表現。 SURPASS1-6臨床試驗中,猛健樂合併不同藥物組合下,平均可以下降HbA1c達2%; SURMOUNT-1和SURMOUNT-2研究中,猛健樂15mg分別幫助受試者減去大量體重(非糖尿病患者減重20.9%、糖尿病患者減重14.7%)。 近期發表於NEJM的臨床研究指出,猛健樂可降低心衰竭病況惡化造成的死亡風險。此臨床試驗納入731位四十歲以上心臟衰竭的受試者(平均年齡65歲,女性佔54%;慢性心衰竭NYHA class II-IV,左心室射血分率50%以上;BMI30以上,平均值為38.3),隨機分配成兩組,分別接受猛健樂15mg每週皮下注射一次 與 安慰劑。在長達兩年的追蹤後,研究人員發現接受猛健樂治療的族群,因心衰竭病況惡化造成的死亡率明顯低於接受安慰劑的族群(Hazard ratio 0.62, 95%CI 0.41-0.95, P+ 0.026)。 目前客觀證據指出,Tirzepatide( mounjaro, 猛健樂)可以同時控制血糖與體重,改善個人整體健康,降低國家醫療成本。 參考資料: Tirzepatide for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and obesity(2024). 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.

動脈硬化

圖片
  動脈硬化是常見的慢性血管疾病,致病機轉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,也容易造成全身性嚴重病變。 動脈硬化的主要成因有: 1. 高風險慢性病: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菸、肥胖等導致氧化壓力上升和脂質沉積。 2. 慢性發炎反應:免疫細胞浸潤和細胞激素使得血管內皮細胞受損。 動脈硬化會造成大血管疾病,如腦部動脈狹窄與冠狀動脈狹窄,引發: 暫時性腦缺血。 缺血性腦中風。 出血性腦中風。 心絞痛。 急性心肌梗塞。 致命心律不整。 動脈硬化也會影響周邊血管,造成其他器官疾病,例如: 慢性腎臟病變。 週邊動脈疾病。 難以癒合的慢性傷口。 預防動脈硬化性疾病,除了定期安排健康檢查了解自身情況,也要積極調整生活方式。如患有代謝症候群(如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已達到用藥標準且調整生活方式效果不佳,應及早接受藥物治療並持續追蹤,以降低全身性血管疾病風險。

臨床案例-腦出血

圖片
  一位74歲女性有高血壓病史,因吞嚥困難至本診所就診,候診時突然出現右側肢體乏力、説不出話的症狀。林醫師快速完成神經學檢查後,開立轉診單記錄症狀發作時間並安排車輛轉診至醫學中心急診。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電腦斷層後發現有顱內出血,會診神經外科與神經內科醫師後安排住院治療。經過近兩週住院治療,她已漸漸恢復,目前規律復健中。 亞洲人的腦血管疾病以缺血性中風為多。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儘速就醫,於發生症狀後完成正確診斷並接受治療,可有效減少中風後遺症。然而神經學症狀種類繁多,即使是專科醫師也沒有辦法只靠臨床症狀就完成正確診斷。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臨床表現可能相似,治療方式卻完全不同。因此若發現身邊的人出現疑似中風症狀,要快速完成評估並趕快就醫。 疑似腦中風的早期症狀口訣:FAST。 F(Face):臉部不對稱。出現不同於平常的面部不對稱,或嘴角歪斜現象,可能是腦中風。 A(Arm):手無力下垂。出現單側手臂無力下垂現象,無法上舉超過十秒,可能是腦中風。 S(Speech):說話不清楚。若突然說話不清楚,言不及義,或講不出話,可能是腦中風。 T(Time):記下時間立即就醫。在懷疑有中風症狀後,要確定發病時間,並儘速前往急診治療。 腦血管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高血糖與中樞性肥胖(即代謝症候群)。冬天的低氣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,引起血壓上升,增加腦血管栓塞和腦內出血的風險。 因此冬天務必記得保暖,避免出入溫差大的環境,也要控制好三高慢性病。

幽門桿菌治療流程

圖片
  國內外研究皆證實:胃幽門桿菌感染者,接受除菌治療後可以降低罹患胃癌風險。2024/08/01起,健保也擴大給付幽門桿菌治療費用:「經碳13尿素呼氣檢查、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、或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,確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且未經殺菌治療者,健保給付第一次療程費用。」 在台灣,第一線除菌藥物治療成功率高達九成。換言之,每十位胃幽門桿菌感染患者會有一位需要接受第二線藥物治療。為了確定是否需要再次治療,患者要在完成第一線除菌療程以後停藥(質子幫浦抑制劑與抗生素)四週,再度檢測是否有仍有幽門桿菌感染。 檢測方式如同第一次檢查幽門桿菌,有碳 13 尿素呼氣檢查、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、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。這三種方式各有優點。若未曾接受過上消化道檢查的患者,宜選擇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,以完成評估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的健康狀況。

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

圖片
一位30歲男性最近一個月反覆上腹痛,自行服藥未見改善後到本診所就醫。林醫師執行胃鏡檢查過程中在十二指腸發現兩處潰瘍,於是以內視鏡切片鉗在潰瘍處採樣送交病理檢驗,發現了幽門桿菌菌落。在接受完整的療程以後,他已不再有上腹部疼痛感。半年後追蹤內視鏡檢查,潰瘍也已痊癒。 上消化道潰瘍的成因包含:飲食因素、生理壓力、藥物影響、以及胃幽門桿菌感染。長期幽門桿菌感染除了造成胃慢性發炎影響消化機能,也會導致潰瘍、出血,甚至是局部胃黏膜病變,增加胃癌與淋巴癌發生率。目前已有多種藥物組合可以治療幽門桿菌感染。2024年08月開始,健保納入給付第一線除菌藥物,治療成功率高達90%。如有上消化道不適或疑似胃幽門桿菌感染,請儘速至消化內科門診就醫。 (醫療影像經過當事人同意後分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