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74歲女性有高血壓病史,因吞嚥困難至本診所就診,候診時突然出現右側肢體乏力、説不出話的症狀。林醫師快速完成神經學檢查後,開立轉診單記錄症狀發作時間並安排車輛轉診至醫學中心急診。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電腦斷層後發現有顱內出血,會診神經外科與神經內科醫師後安排住院治療。經過近兩週住院治療,她已漸漸恢復,目前規律復健中。
亞洲人的腦血管疾病以缺血性中風為多。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儘速就醫,於發生症狀後完成正確診斷並接受治療,可有效減少中風後遺症。然而神經學症狀種類繁多,即使是專科醫師也沒有辦法只靠臨床症狀就完成正確診斷。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臨床表現可能相似,治療方式卻完全不同。因此若發現身邊的人出現疑似中風症狀,要快速完成評估並趕快就醫。
疑似腦中風的早期症狀口訣:FAST。
F(Face):臉部不對稱。出現不同於平常的面部不對稱,或嘴角歪斜現象,可能是腦中風。
A(Arm):手無力下垂。出現單側手臂無力下垂現象,無法上舉超過十秒,可能是腦中風。
S(Speech):說話不清楚。若突然說話不清楚,言不及義,或講不出話,可能是腦中風。
T(Time):記下時間立即就醫。在懷疑有中風症狀後,要確定發病時間,並儘速前往急診治療。
腦血管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高血糖與中樞性肥胖(即代謝症候群)。冬天的低氣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,引起血壓上升,增加腦血管栓塞和腦內出血的風險。 因此冬天務必記得保暖,避免出入溫差大的環境,也要控制好三高慢性病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