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,接受除菌治療能有效降低罹患胃癌的機率,因此若確診感染幽門桿菌,建議積極接受治療。
健保政策:確診後立即治療
自 2024年8月1日 起,健保擴大給付幽門桿菌除菌治療,適用條件如下:
「經碳13尿素呼氣測試、糞便幽門桿菌抗原測試,或胃鏡切片檢查確認感染,且未曾接受過除菌療程者,健保給付第一次療程所需的藥費。」這項政策有助於鼓勵民眾及早發現、及早根除幽門桿菌,從源頭預防胃癌。
除菌療程成功率與追蹤方式
2016年,台灣本土的大型臨床研究隨機分派了1620位成人,比較傳統三合一、共同療法(不含鉍鹽的四合一療法)、與含鉍鹽的四合一療法的療效差異:
三合一療法 (triple therapy):
(lansoprazole 30 mg, amoxicillin 1 g, clarithromycin 500 mg) twice daily
共同療法 (concomitant therapy):
(lansoprazole 30 mg, amoxicillin 1 g, clarithromycin 500 mg, metronidazole 500 mg) twice daily
四合一療法 (quadruple therapy):
(lansoprazole 30 mg twice daily, bismuth tripotassium dicitrate 300 mg four times a day, tetracycline 500 mg four times a day, and metronidazole 500 mg three times a day)
研究結果顯示:
(1) 10天的四合一療法幽門桿菌根除率(90·4%)顯著優於14天的三合一療法(83·7%)。
(2) 10天的共同療法其幽門桿菌根除率(85·9%),未明顯優於三合一療法(83·7%)。
(3) 四合一療法,因為鉍鹽副作用而停藥的發生率為10%
(三合一療法為4%,共同療法為7%)
臨床結論:
接受10天四合一療法治療,幽門桿菌根除率顯著優於三合一治,是目前更具效力的第一線選擇。但因鉍鹽可能引起副作用,需由醫師評估個別體質是否適合使用。在台灣,第一線除菌療法成功率可高達 90%,但仍有約一成患者可能治療失敗,需接受第二線療法。為確認幽門桿菌是否根除,患者需在完成療程後停藥4週(包含抗生素與制酸劑),再重新檢測是否除菌完成。
圖片說明:
T14=triple therapy for 14 days.
C10=concomitant therapy for 10 days.
BQ10=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 for 10 days.
參考資料:
Concomitant, bismuth quadruple, and 14-day triple therapy in the first-lin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: a multicentre, open-label, randomised trial(2016). The Lancet, 388(10058), 2355-2365.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