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幽門桿菌感染




慢性胃幽門桿菌感染會增加胃潰瘍與胃癌風險,也增加淋巴癌發生率,因此在近年越來越受重視。在肝膽胃腸科門診,我們常遇到焦急的人們帶著健檢報告來到診間,諮詢該如何治療。


醫師會確認過去病史,並檢視體檢報告內容:如已驗出幽門桿菌抗原,可以直接開始用藥物治療幽門桿菌。但若體檢報告顯示為抽血檢驗幽門桿菌抗體陽性(表示曾感染幽門桿菌),則需要做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需要治療。


確診幽門桿菌的檢查方式有三種:胃鏡檢查加上快速尿素測試、碳十三同位素尿素呼氣測試、以及糞便幽門桿菌抗原測試。這三項檢查各有優勢。


胃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上消化道黏膜狀態,並針對可疑病灶做進一步採樣與治療。有消化道症狀者,或已知曾感染幽門桿菌卻沒有做過胃鏡者,應接受胃鏡檢查以完整評估上消化道。


碳十三同位素尿素呼氣測試是目前已知最準確的檢驗幽門桿菌方式(準確率達95%以上),糞便幽門桿菌抗原測試的優勢則是有著不錯的準確度(準確率近95%)以及檢驗速度最快(10-20分鐘可以判讀結果)。


如有疑似幽門桿菌感染,或腹痛、腹脹、消化不良、食慾減退、體重減輕、或胃潰瘍病史、胃部手術史、胃癌家族史者,請就醫評估以接受最適合的檢查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