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三十歲男性來門診就醫。醫師詢問病史時他提到三天前因摔傷服用消炎止痛藥物,隔天就出現胸口疼痛及吞嚥困難情形,起初他感到些微的灼熱感,後來症狀加劇,連喝水都感到胸口疼痛難以下嚥。醫師安排了胃鏡檢查,發現他的食道有對稱性潰瘍,符合藥物性食道炎臨床表現。經由醫師調整藥物並建議改變作息後,他的不適症狀在一週後逐漸緩解。
藥物性食道炎:
是由藥物引起的食道粘膜損傷。服用藥物時若未保持上半身直立姿勢,或沒有用足夠的水幫忙吞服藥物,容易導致藥物滯留在食道較狹窄處造成食道粘膜損傷。
藥物性食道炎典型症狀包括胸痛(retrosternal pain),吞嚥困難(dysphagia)、吞嚥疼痛(odynophagia)。這些症狀可在服藥後不久即出現,並且可能逐漸加劇。常見引起藥物性食道炎的藥物包括抗生素(例如doxycycline)、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NSAIDs)以及雙磷酸鹽類藥物。
除了病史詢問,上消化道內視鏡(胃鏡)檢查也是診斷藥物性食道炎的必要條件。在內視鏡下,因藥物造成損傷的食道表面可呈現對稱散布的潰瘍、瀰漫性嚴重食道炎,或類似念珠菌性食道炎的白色斑塊樣病變。
治療方式:
一經診斷藥物性食道炎,患者應該與醫師討論停止服用造成此現象的藥物。治療藥物包含質子幫浦抑制劑和黏膜保護劑。急性疼痛期間飲食可以常溫、流質食物為主食,如木瓜牛奶、豆漿、米漿等。
預防措施:
藥物性食道炎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。為了預防藥物性食道炎,服用固體藥物時,應該坐直或保持站立姿勢,用足夠的水(至少200mL)吞服藥物。並在服藥後半小時內盡量維持上半身直立姿勢。
圖片說明(經當事人同意後分享醫療影像):
- 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出現對稱性潰瘍
- 經內視鏡切片檢查潰瘍
參考資料:
Sleisenger and Fordtran'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- 2 Volume Set 11/E 2021
留言
張貼留言